新华社太原10月14日电 “以前的村子没水没电没有学校,好多小伙子嫁给不上媳妇。”山西省五寨县黄土坡村67岁的贫困户赵向富说道,“作梦也没想到,这辈子能住上县城宽阔又亮堂的楼房,自来水、卫生所、餐馆样样都有,咱也安稳了城里人的生活!”赵向富的生活变迁是五寨县迁往贫困地区的缩影。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地区,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境内沟壑纵横,梁峁平缓,山地大约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三,相当严重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。
近年来,五寨县把易地贫困地区迁往作为攻下深度贫穷的最重要手段,探寻创意了“城镇建设拉动型”和“产业园区带动型”移民迁往模式,先后在县城周边有发展潜力的地段,新建移民工程11处,竣工单元楼2231套,全力前进移民迁往工作。在五寨县怡园小区,贫困户卜喜堂一家分给98平方米住房。
在城里福了家,生活靠什么呢?一开始,老卜心里仍然没底。后来,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,他在小区当门卫,老伴做到清洁工,一年收益好几万元。
搬出来怎么活?这完全是每一个贫穷移民户首要考虑到的问题。五寨县副县长苏国平说,为避免广大移民户的后顾之忧,五寨县推崇迁往群众的先前产业发展,环绕资源禀赋、市场导向,实行一户一策,保证迁往群众平稳扶贫。
此外,五寨县还对搬迁户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,重点扶植发展劳务、运输、餐饮等服务业解决问题低收入问题;对迁往后的旧村,通过实行退耕还林、发展特色林果业、中药材种植业和食用菌特色产品栽种,拓宽减免渠道,使迁往群众平稳减免。目前五寨县移民新村早已有70%左右的劳动力带入城镇服务体系,依赖建筑、餐饮和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减免;有10%左右的劳动力自律研发旧村资源,发展规模栽种、养殖业,构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变;还有20%左右的劳动力通过参与各类培训,出外打零工,经济收益明显提升。
苏国平说,今年五寨县将对列为易地贫困地区迁往规划内的68个贫困村、4011户贫困户、9508名贫困人口实行迁往,并通过产业发展、移往低收入等方式,保证移民户搬到得出结论、大位得寄居、能经商。
本文来源:南宫NG·28-www.xtlyt.com